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11-02

作者:宋宇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每一处的,以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校风校纪、班规班风、环境氛围、活动建设。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环,在学生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能够发现和感知环境的变化都能直观的感染,另外有好的校规校纪的学校在常规下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能得到好的变化,自身的习惯以及眼界都能更加开朗乐观。学校规章也应做到严中有情,不能一味的追求片面的安静和整体化,也应理解高中生在这个年纪阶段对于自我认知的独特性。避免过于施压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个体在生涯教育的过程中影响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继而影响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构成了一种循环和整合的模式。

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充满艺术的,充满艺术的学校在文化建设上也应该别出心裁。除了班级走廊以及展厅的布置,学校的软文化建设也应脱俗,比如在手抄报、黑板报、文化节除了对应节日应该有学校自己的想法,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节,让学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以班级为单位做出成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价值观建设、班级凝聚力、学校氛围都会得到质的改变。学校社团也可以百花齐放,每周安排一节社团课,定期开设社团成果展示,让高中生的生活更加开放,更能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


2. 家校合作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

对于传统的家校合作更多的是电访、家访、家长会。这些传统的家校合作虽然能够直接联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联系上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也没有直接帮助高中生和家长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阶段并不是一味的说理,更多的是家长的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的情绪、指导孩子的行为举止。而家长在以往的教育中仅是询问孩子的上课情况是否认真、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作业是否完成这种片面的关心。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来到学校仅仅是为了塑造好的成绩或者是安全的度过一天,这样的想法不仅不能促进教育的正向化,而是将教育逐渐的走片面化下坡路。

改变这种情况,道阻且长。其实,最基本的就是增加家校合作的模式。例如,开设讲座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互相倾诉理解,让家长明白学生的成长道路以及教育模式。另外,开设家校艺术节和家校运动会,让家长与高中生一同参与进来,增加父母与高中生的关系,看到双方不同的一面,感受艺术与体育带来的熏陶,让家长也能体验高中生的生活。同时,让家长与学生摆脱世俗观念,明确学校育人场所的真正意义。


3. 高中生内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在这五个方面:学会认清自我、找到学习的办法、学会与他人交际、控制调节自我情绪、找到确定未来目标。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高中生大多数怀疑自己是抑郁症或者人格分裂,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情绪控制、对自我认识不够完整、缺乏老师家长与身边同学的引导交流,所以才会产生迷茫朦胧甚至厌学厌世的消极情绪。在高中生整个发展阶段应该正面积极的面对心理健康的问题,多寻求心理健康教师或者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的帮助,内外在都要不断地成长。

内在上而言高中生要有明确的未来规划,确定好人生目标,积极做好准备。调整和摆正自己的位置,规划自己未来生涯的发展,以实现自我发展,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一个好的未来目标,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态度更积极,而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目标可谓重中之重,目标可近可远,但是不能知行不合一,要学会面对。现在学生的一个目标总是脱口而出,有些更显随意,这样的目标并不能带动学生进步。甚至太过浮夸的目标有时能击碎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一蹶不振,除了未来规划,情绪控制也是重要的,学会情绪控制能够让学生做事谨慎、情商也能提升。失败而不气馁,胜利而不骄横。在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避免忧虑、急躁、沉默。可以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利用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将学生进行分类,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归因。

外在上而言学生的行为举止变化代表了学生不同的心理想法,过于激动的行为和沉默的行为代表了最明显的两个极端,一般这种情况需要对他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不过细小的行为就很难发现,以及学生和老师、同学、家长沟通的微动作也不容易被理解。那么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班主任在与学生面谈时要知道学生的行为代表了什么,是抗拒还是撒谎,从而进行引导和教育。学生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学会怎么通过动作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通过课程来正确的理解自己,正确的面对青春期的成长历程。


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

作为学校老师不仅要学会排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要会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将自身情绪带到学生身上,这样只会加深学生的问题。另外,学校应该开设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培养课程。比如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让老师也参加进去,进行全方面的教师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建立同时具备生涯和心理两方面知识和经验的专业化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校每一个层面出发的教育,所以在这个教育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要参与进去,还要多维度多方面参与,这样才能让教育事业走的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