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之窗|风雨过后见彩虹-考试后的心理调适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3-28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开学迎来的期末考和第一个月的月考都已经告一段落,想必同学们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学习之路并非坦途,考前我们会有对未知的结果的恐惧,考后我们又会害怕自己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的。那如何正确调节状态,对考试进行合理归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吧!


1、撕掉分数标签,成绩≠能力,分数≠未来

通常,使我们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其实不是成绩,而是对成绩的认知。我们通常会觉得“如果没考好,我就全完了。”、“如果没考好,父母和老师就不会喜欢我了。”这样子的想法。但我们一定要即时揪出自己不合理的想法并尝试改变自己的认知。虽然每次考试都是学期中检验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考试,但不是这一次的成败就决定了以后得输赢。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成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


2、理智分析,合理归因

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分数时,不要沾沾自喜;成绩不尽人意时,也不要气馁。考试只是差缺补漏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对每一次考试的结果认真分析。心理学家韦纳(B. Weiner)提出,人们行为成败的原因主要可以划分为留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等,当我们把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不同的因素时,我们的心态和行动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如果将其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就会不甘失败,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继续努力,我们就可以做的更好。因此,我们要多做内部归因,激发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的动力。


图片1.1.png


3、即时调整心态,制定个性计划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们在每场考试后除了要及时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就是要根据自身具体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迎接下一次的考试。如像下图的表格一样,先分析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知识,在了解自身目前学习水平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规划未来的学习。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要注意:

(1)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

(2)不可急于求成,一步登天。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帮我们提升自信心和效能感,长期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的动力;

(3)严格按照计划制定,不轻易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